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综合技术报告
一、产品概述
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是一种基于超声波时差原理设计的*、非侵入式流量测量设备,*应用于液体流量监测领域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破坏管道或中断流体流动即可完成安装,通过外部夹装传感器实现流量测量,适用于多种复杂工业场景。该设备主要由主机和传感器组成,传感器通过耦合剂固定在管道外壁,利用超声波信号穿透管壁进行测量,兼容钢、铸铁、PVC、水泥等多种材质管道。
二、工作原理
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采用时差法(Time-of-Flight, TOF)测量原理:
1、信号发射与接收:两个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管道上下游,交替发射超声波信号。顺流方向超声波传播时间较短,逆流方向时间较长。
2、时间差计算:通过*计时电路捕捉顺、逆流时间差(ΔT),结合管径截面积计算平均流速,*终得出体积流量(Q=流速×截面积)。
3、抗干扰优化:部分高端型号采用多路径测量技术,通过多角度信号发射减少湍流、气泡等因素的误差,提升复杂工况下的测量稳定性。
三、适用场景
水利工程:
1、水库管理:监测溢洪道、输水管道的出入水流量,支持防洪调度与灌溉供水。
河流水文监测:实时测量河道流量,用于洪水预警、水资源分配及环保监测。
2、能源与工业:
水电站:监测水轮机进水流量,优化发电效率;尾水管道流量检测确保排放安全。
石油化工:测量油类、化学品等介质流量,耐受腐蚀性环境。
3、市政与环保:
城市供水系统:检测管网流量及泄漏,保障供水稳定性。
污水处理:适用于含悬浮颗粒(≤1mm)的污水流量监测,浊度容忍度达10,000ppm。
4、特殊领域:
风力发电:监测冷却系统介质流量,确保机组安全运行。
农业灌溉:优化用水分配,减少水资源浪费。
四、性能特点
非侵入式测量:无需截断管道或接触流体,避免泄漏风险,适用高压、腐蚀性介质。
*与稳定性:测量精度可达±1%,重复性误差≤0.2%;采用FPGA芯片及双平衡信号技术,抗电磁干扰能力强。
宽适应性:
管径范围:DN15–DN6000mm,支持大口径管道(如市政供水主干管)。
介质兼容性:水、海水、油类、酒精、酸碱液等均质液体。
安装便捷性:支持V法、Z法等多种安装方式,传感器可浸水工作(深度≤3m),适应户外恶劣环境。
智能化功能:
数据存储:自动记录512天流量数据及故障日志。
通信接口:标配RS485/Modbus协议,可选4-20mA、脉冲输出,支持远程监控。
五、技术指标
参数 指标范围/描述 来源
测量精度 ±1%(标准条件)
重复性 ≤0.2%
管径范围 DN15–DN6000mm
介质温度 -40℃~+160℃(传感器)
工作电源 AC220V / DC8-36V / 电池(续航≥8小时)
输出信号 4-20mA、频率、脉冲、RS485
防护等级 IP65(主机)、IP68(传感器)
数据存储 支持10年累积流量记录
六、测量介质
适用介质:
清洁液体:饮用水、纯水、酒精等。
工业介质:原油、柴油、润滑油、酸碱液(浓度≤40%)。
特殊流体:海水、污水(浊度≤10,000ppm,悬浮颗粒≤1mm)。
限制条件:
需满管流动,气液混合或含大量气泡(>5%)时测量精度下降。
不适用于浆液、高粘度流体(如沥青)及非均质介质。
七、工作环境
温度范围:
主机:-30℃~+80℃(壁挂式)、-10℃~+60℃(便携式)。
传感器:-40℃~+160℃,短期可耐受180℃高温。
环境要求:
湿度:≤95% RH(无冷凝)。
振动:避免高频机械振动,防止传感器位移。
防护:传感器需避开强电磁场(如变频器、高压线)。
电源与功耗:
典型功耗:≤50mA(24VDC供电),电池机型连续工作≥8小时。
八、总结
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凭借其非侵入、*、强适应性等优势,已成为水利、能源、市政等领域的核心流量监测工具。